在健康食品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,品牌形象的重构已成为突围关键。以控糖零食赛道黑马Catalina Crunch为例,其近期推出的全域视觉焕新计划,通过LOGO迭代、包装语言重构和消费心理洞察的深度融合,为行业提供了“从功能导向到情感共鸣”的设计范本。这场升级不仅是对品牌基因的强化,更揭示了快消品包装设计从“信息传递”到“体验塑造”的进化趋势。
一、品牌视觉系统重构:从符号认知到价值共鸣
1. LOGO设计的动态语言迭代
新LOGO以“太阳耀斑”为核心视觉锤,通过放射状线条与渐变色调的叠加,构建“能量迸发”的感知联想。相较于传统健康食品惯用的极简符号,动态化图形语言既能强化品牌活力,又能通过光影变化隐喻“科学控糖”的技术内核。这种设计策略在食品包装设计中逐渐成为主流——通过抽象符号传递具象价值,降低消费者的认知成本。
2. 色彩系统的消费场景适配
包装主色调突破健康食品常见的冷色系框架,采用“高饱和撞色+哑光质感”的组合逻辑。例如巧克力味包装的深紫色块与明黄色LOGO形成视觉对冲,既满足货架陈列的辨识度需求,又通过色彩心理学暗示产品的“适度放纵”特性。这种“克制与释放”的平衡设计,精准契合快消品包装设计中的“第一眼吸引力”原则。
二、包装设计的消费心理学运用
1. 食欲刺激的视觉化表达
摒弃传统健康食品的抽象插画风格,转而采用“超写实摄影+微距特写”手法:熔融巧克力涂层的丝滑质地、坚果颗粒的立体光影、浆果爆浆的动态瞬间,通过三维触感模拟激发消费者的感官想象。食品包装设计研究显示,具象化的食欲暗示能使产品记忆度提升42%,这在强调功能性的健康零食领域尤为关键。
2. 健康价值的符号化转译
将营养成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形语言:肌肉图标与“8g蛋白质”文字的组合构建力量联想,打叉蜜罐图案强化“0添加糖”的清洁标签属性。这种“图标+口号”的双重编码体系,符合现代消费者“快速扫描-即时决策”的购物习惯,同时为品牌包装设计建立了独特的视觉资产库。
Catalina Crunch的升级案例证明,当代品牌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已从单一的功能传达,转向“美学价值+情感共鸣+体验设计”的立体构建。在健康食品赛道同质化加剧的背景下,LOGO设计与包装创新的协同进化,正在重塑消费者对“健康与美味共生”的认知边界。这种以设计驱动品牌增值的策略,或将成为快消品包装设计突围的下一个黄金法则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文内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,本文只供传递信息之用,非商务用途。如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3 e-brain brand. all right reserved.
苏ICP备14037048号-2 苏公网安备 3202130200106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