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户外装备领域,品牌视觉体系的迭代往往承载着战略转型的深层诉求。Haglöfs作为北欧百年户外品牌,近期通过标志系统重塑展现了对品牌基因的解构与重组。此次设计升级并非单纯的形式革新,而是通过符号语义的再诠释,构建起贯通历史积淀与现代审美的视觉叙事体系,为行业提供了传统品牌焕新的范式参考。
▍视觉符号的解构与重组
• 符号语义的当代转译 通过分离字标与图形符号的固定组合模式,设计师实现了品牌资产的模块化运用。保留经典"H"符号的基因轮廓,通过笔画加粗和弧度微调强化力量感,既延续了1914年手工缝制背包的原始记忆,又赋予其适应数字媒介传播的现代特征。这种"基因片段保留+功能强化"的设计策略,有效平衡了历史认同与未来适应性的双重需求。
• 动态识别系统构建 解耦后的视觉元素形成可扩展的组合矩阵,通过比例缩放、色彩叠加和空间重构,衍生出适配多元场景的动态应用方案。特别是在户外装备的立体表面上,独立符号系统展现出更强的环境渗透力,其模块化特征完美契合产品修复维护的品牌主张,形成视觉语言与品牌理念的同频共振。
▍品牌基因的延续与创新 • 字体系统的考古式创新 委托Letters from Sweden打造的定制字体,通过双层"a/g"结构和"f"笔画的悬垂设计,复现了早期工业字体的铸造质感。数字化的笔画终端处理则植入科技基因,形成跨越百年的字体对话。这种"考古-未来"的双向设计思维,使字标本身成为承载品牌历程的时空容器。
• 色彩策略的知觉唤醒 采用白-灰-黑中性基底构筑专业基调,通过红色主色与黄绿点缀形成知觉锚点。实验表明,低饱和暖灰与颗粒肌理的组合能激活受众对传统手工的潜意识联想,而高纯度红色的介入则强化了户外场景的风险警示功能。这种色彩系统既延续了北欧设计的克制冷峻,又暗含应对自然挑战的功能隐喻。
Haglöfs的品牌焕新印证了"形式追随遗产"的设计哲学。通过视觉符号的考古学解构与基因重组,成功构建起贯通手工传统与数字传播的双轨识别系统。这种基于品牌考古学的设计策略,为传统品牌突破代际认知断层提供了创新路径。当图形符号挣脱固定组合的束缚,品牌叙事便获得了跨越媒介疆界的生命力,这正是Haglöfs百年传承给予当代品牌设计的重要启示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文内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,本文只供传递信息之用,非商务用途。如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3 e-brain brand. all right reserved.
苏ICP备14037048号-2 苏公网安备 32021302001069号